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您目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中国矿大举办

2019-06-07 发布人:江淑敏 点击数:

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现场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致辞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致辞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段雄致辞

副校长周福宝主持论坛报告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作报告

矿大机电工程学院朱真才教授作报告

论坛现场

参会代表参观何梁何利图片展

5月31日上午,由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江苏省科技厅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此次论坛是学校建校110周年的主要活动之一,以“聚焦能源资源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旨在大力宣传何梁何利奖在能源资源科技领域的成就,凝聚科技力量,进一步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动力,推动行业和区域协同发展。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巡视员滕跃、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段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出席论坛。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周福宝主持论坛报告会。学校师生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代表、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论坛。

段瑞春秘书长介绍了何梁何利基金的创立概况、发展历程和评奖的基本原则、机制。他指出,历经25年发展,何梁何利基金已深深扎根祖国大地,成为我国规模大、影响广、权威性和公信力强的科技大奖,成为鼓舞中华儿女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力量。他表示,多位院士、专家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交流经验和成果,必将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为促进能源资源领域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宋学锋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何梁何利基金在科技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获奖项目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品牌价值越来越大,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具有广泛的激励作用。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指出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10年来,秉承“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的使命,为中国能源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致力于解决国家煤矿安全生产、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不断增强,以国家科技奖为代表的标志性成果丰硕,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持续增长,成果转化机构健全,体系完备,成效显著。最后,他邀请参会代表参加建校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共襄华诞盛典,齐商发展大计。

段雄副厅长对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江苏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何梁何利基金的支持激励下,不断产出优秀成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已有74位科技工作者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励。本次论坛是我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是近年来第五次选择在江苏举办,充分体现了何梁何利基金对江苏科技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江苏省优秀科技成果走出江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引导。

侯立安院士以“新兴科技保障健康饮水的应用展望”为题作报告。他围绕“什么是健康饮水”“健康饮水和我国水环境现状”“新兴技术在健康饮水方面的应用概况”“创新引领健康饮水保障技术发展建议”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讲解。他提出,应以创新为驱动,研发新兴水环境保障技术,发展健康饮用水绿色工艺,开发智能机器人,面向未来建设新型“智慧水厂”,提升健康饮水保障能力和核心装备国际竞争力。

何满潮院士以“110周年校庆&110工法”为题作报告。他从全局的高度和专业的角度,以最近能源发展趋势及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为范本,讲述了煤炭产业面临的困难以及新型节约型采矿工法运用的重要性。他介绍了采煤过程中的万吨煤巷掘进率的意义,传统工法与110工法、N00工法的掘进率的对比以及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材料及其特性,描述了121工法、110工法及N00工法的工作原理、发展过程以及新型工法的优势特点,并对110工法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矿大机电工程学院朱真才教授以“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型提升装备关键技术”为题作报告。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大型提升装备研究背景、大型提升机设计制造技术、大型提升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提升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技术等,展示了其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何梁何利图片展。本次图片展将在学校图书馆展廊大厅持续展出,集中展示何梁何利基金25年的发展历程,全面介绍其创建、运行、评选、学术交流以及在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同时还展示了获奖科学家名录、江苏省获奖者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等内容。

据悉,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促进祖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我国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该奖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三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新闻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张礼超摄影: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