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教师: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印发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苏科资发〔2025〕77号,附件1),现将项目组织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方式
1.本年度围绕量子科技、人工智能、新药与医疗器械、集成电路、6G技术、战略新材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新能源等9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每个科技重大专项下设若干重大攻关项目;每个重大攻关项目采取联合攻关方式组织,下设3-5个联合攻关方向;每个联合攻关方向由不同单位承担实施,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必须承担1个联合攻关方向,按照项目总体部署和要求完成相对独立的研究开发任务,服务于项目总体目标;申报单位关联企业不得同时申报联合攻关方向。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5年。
2.综合运用“揭榜挂帅”、定向组织、竞争择优等组织方式遴选攻关团队,具体组织方式见《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项目指南(附件1)。
3.强化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申报单位编制项目申报书应同步填报“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附件2),作为项目立项评审的重要考量,并纳入项目立项后签订合同和项目实施后验收的相关内容。
4.项目受理后进行形式审查,并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方式择优遴选项目。拟立项目将根据新增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产业基金、风险补偿等方式予以支持。原则上通过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方式安排的省财政资助经费不超过项目总预算的50%,其中: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省财政资助经费不超过项目总预算的30%,每个项目省财政资助经费详见指南有关说明,不得以政府资助资金作为自筹资金来源。
二、申报要求
1.项目应具有明确的研发任务和创新目标,符合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技术政策,属于指南支持重点领域和方向。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产业带动性好,目标产品明确,附加值高,预期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完成后能够形成重大战略目标产品,具备市场应用场景;一般须形成发明专利申请或授权,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化研究成果。项目名称须科学规范,能够体现攻关的技术创新点或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或重大战略目标产品。项目实施应包括全部研发内容和考核指标。
2.项目应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项目申报单位近年内须有有效授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作风学风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先支持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牵头组织和申报项目。对不符合节能减排导向的项目、规模化量产与产业化项目、无实质创新研究内容项目和一般性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均不予受理。涉及安全生产、农业种业等特种行业的,需拥有相关行业准入资格或许可。
3.本专项不受理涉密项目,申报材料中如有涉密内容需做脱密处理后再申报,并由项目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负责审查。
4.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须为我校在职人员(与我校签订劳动合同),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完成项目任务。鼓励和支持40岁以下(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青年人才牵头或参与申报本专项项目,我校推荐项目中由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和项目骨干的比例不低于40%。有在研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本年度项目(定向组织项目除外)。同一项目负责人同一年度只能申报一项省科技计划项目。
5.同一单位以及关联单位不得将同一项目(依托同一建设内容、同一关键技术等同一核心内容编制的不同项目,视为同一项目)重复或同时申报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项目。凡属重复申报的,取消立项资格。
6.鼓励项目申报单位采用租赁或共享专用仪器设备,对确有需要利用财政资金或国有资本购置大型科学仪器的项目,申报单位应说明所购置大型科学仪器的必要性并承诺遵守查重评议、开放共享等有关规定要求。
7.近3年内有终止、撤销等不良科研信用记录的项目负责人(含基本科研业务费等校级项目),不能申报本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在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严禁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伪造材料骗取申报资格等科研不端及失信行为,严禁虚报项目、虚假出资、虚构事实及包装项目等弄虚作假行为。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档案,并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各二级单位应切实强化审核推荐责任,对申报材料内容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严禁审核走过场、流于形式。
三、组织申报
1.启用江苏数字科技平台。2025年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将依托新建的江苏数字科技平台组织实施。根据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江苏数字科技平台统一使用苏服码账号登录。没有苏服码账号的单位、个人,需在江苏政务服务网进行注册。首次登录江苏数字科技平台的单位和个人用户,需输入原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账号信息进行绑定,经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没有原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账号的用户不需绑定。
2.实行无纸化申报。在江苏数字科技平台(https://jsszkj.kxjst.jiangsu.gov.cn/js-home/home)在线填写项目申报材料供专家评审,并根据申报书模板编辑上传PDF申报书作为存档材料,确保PDF材料内容与线上填写内容一致,申报阶段不提供纸质版申报材料,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科研诚信承诺书打印扫描后,以附件形式上传,其他项目附件材料应传尽传。
3.网上填报的申报材料是后续形式(信用)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经主管部门网上确认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报。2025年拟立项目将在江苏数字科技平台进行公示,未立项项目不再另行通知。本年度确定立项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一份),纸质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装订,按封面、单位信息表、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绩效目标申报表、相关附件顺序装订成册(纸质封面,平装订),纸质材料和网上提交的材料须一致。
4.校内报送事项:
(1)请各二级单位做好申报组织,原则上每个指南方向推荐1项。
(2)4月24日前,各单位反馈申报意向。
(3)5月12日前,各项目在江苏数字科技平台进行网上填报并完成提交。项目申报人在提交项目申报材料前,应当就申报材料全部内容征得参与者和合作单位同意。
(4)5月13日17:00前,各二级单位汇总填写完整《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附件2)、《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3)、《项目承担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系统导出,应有申报条码)及《校内承担单位(项目组)科研诚信承诺书》(附件4,负责人签字、二级单位签字盖章)交至自然办(行健楼C308),纸质各一式一份,电子版汇总后发送至邮箱zrb@cumt.edu.cn。
联系人:焦敬超 杨晨 戴海金
联系电话:83590165
Email:zrb@cumt.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4月19日